新河镇:“指间大象”草编手造馆开放日收官,指尖非遗如何“上新”出圈?
2月22日至23日,正值周末,平度市新河镇成功举办了“织梦新河 非遗如歌”——“指间大象”新河草编手造馆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视听展示、互动式编织体验、自助式选品消费等丰富内容,全方位展示了新河草编的历史、文化和技艺,有力推动了草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开放日共计接待游客300余人。在活动期间,游客参观有序,大家在领略非遗魅力的同时,也展现出了极高的文明素养。道路交通、水系安全、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巡防工作持续开展,相关部门提前开展食安检查、应急疏散培训,消防及救护应急值班待命,全方面守护活动顺利开展。
其中,平度市青少年公益服务协会的50多位“红领巾讲解员”,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手造馆,眼中满是好奇与兴奋。为了此次讲解,孩子们全力以赴,从了解草编历史、学习编织技巧到反复练习讲解内容,都下足了功夫。讲解时,有的孩子手势丰富、熟练讲述草编工艺与文化故事,有的孩子虽紧张磕绊却仍坚持到底。一位带孩子的家长感慨,本是普通参观,却被小讲解员带来巨大惊喜,草编文化因他们的讲解变得鲜活,自家孩子也深受感染,对草编产生浓厚兴趣。现场还有外国客商参观团20余人,他们对草编这一非遗技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为中国传统技艺的魅力点赞。此外,本次活动还吸引了众多以新河草编为毕业选题的大学生和各类自媒体博主前来参观,为草编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草编忆往昔,匠心续今朝。互动编织区更是人气爆棚,两位资深“草编大师”稳稳坐镇,传授从基础到复杂的编织技巧,一招一式尽显匠人精湛。参与编草辫、钩包、制作玉米皮草垫互动人员约200人,在手艺人指导下,普通秸秆、玉米皮变成精美物件,大家脸上满是满足与自豪。不少当地人也被吸引过来,勾起了他们对往昔编草编岁月的回忆。有几位阿姨深有感触,一边整理着手中的秸秆,一边说道:“过去编草编为生计,如今生活好了,才发现这手艺藏着无尽的美,能再接触感觉真好,在你们面前我还是个新手。”手艺人也感慨:“过去编草编,那是为了贴补家用,每天起早贪黑,只想着多编多卖。现在图个乐子,还能和这么多人唠唠闲话,找回了邻里间的热乎劲儿。”
草编传递爱,非遗跨山海。在一楼展厅的自选区,人们挑选着心仪的草编制品。结账时,即便是在这无人值守的自选区,顾客们也都能自觉地掏出手机扫码付款,整个过程安静又有序。此次活动成功搭建起传统与现代、地域与世界的沟通桥梁,不仅实现各类草编产品销售额约2000余元,更凭借这些精巧的草编作品,让古老的草编文化跨越千山万水,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开枝散叶。
此次活动的影响力还延伸到了线上,各大媒体宣传推广此次开放日活动,所发布的视频点击量约5万余次,进一步扩大了新河草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于手造馆之静谧中探寻草编奥秘,于互动编织区之热烈里点燃创意火花,再至自选区以科技之翼跨越山海,传递非遗之爱。让我们走进非遗的世界,聆听它的故事,感受它的温度,让非遗的光芒,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半岛全媒体记者 耿莉 通讯员 王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