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绩单|平度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205个,十件33项民生实事扎实实施

2025-01-07 18:31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26833) 扫描到手机

2025年1月7日上午,平度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平度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宏业代表平度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平度市全方位突破“五区”建设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平度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市人民,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激发“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干劲,沉着应变、综合施策,坚定落实“1153”工作思路,统筹推进“五区”建设,较好完成市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平度市全力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挑战,鼓足“劲头”、砥砺躬行,倾力蓄积发展厚度。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再次入选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投资竞争力百强县,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第63位、前进8个位次。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060亿元,入选全省工业十强县,稳居全国制造业百强县。总投资60亿元的恒星科学城一期招生投用,50.7亿元的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加快推进,100亿元的绿城·春风雅园小镇项目签约落地。省委省政府、青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到平指导,对平度经济社会发展给予充分肯定,信心更足、底气更强、干劲更大。

平度市主动融入互联共济的开放格局,挺立“潮头”、勇毅笃行,加力开拓发展维度。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式获批,拓展发展空间4.9万亩。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基础配套更趋完善、五横八纵路网体系加快成型,新河化工基地扩区拓围、入选全国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和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认定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南村、新河再获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更显活力。217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增长19.2%,152家企业升规纳统、增长49%,16799户市场主体注册成立,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迎来更多并肩奋进的“城市合伙人”。

平度市着力践行事争一流的作风标准,昂扬“势头”、锐意前行,聚力彰显发展气度。“平度优农”亮相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省“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认定优秀等次。“印象大泽”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经验获陈平副省长肯定批示。新河“五经普”经验作为全省典型向国务院推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等工作在全省会议作典型发言,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创建经验入选全省典型案例。完成全国首例省外农商银行发起的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工作成效获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省政府、青岛市政府肯定。获评青岛市耕地保护激励区(市)第一名,工作打法获自然资源部刊发推广。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央视《新闻联播》6次播发点赞平度发展。

回望一年来时路,一路披星戴月,一路披荆斩棘。看到的是不惧风雨、破浪勇进、豪情满怀的平度;收获的是唯旗是夺、齐心奋发、自信开放的平度。“平度可以行、平度一定行”的斗志更加昂扬!“平度可以能、平度一定能”的信心更加坚定!

一年来,主要做了六方面工作:

(一)以非常之力奋发进取,经济大盘韧性强劲。项目投资扩量提质。553个投资支撑项目扎实推进,在建亿元以上项目205个,分别增加36个、17个。天祥高端食品产业园等9个项目入选省重点项目,139个省青平三级重点项目扎实推进,87个重点建设类项目全部开工、年度投资完成率达到140%。29个特别国债、专项债项目压茬实施,争取债券资金79.5亿元、撬动投资163.2亿元。成功举办北京、苏州等19场招商推介活动,全年储备重点产业项目151个、总投资582亿元,重点项目“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更加清晰。消费市场“热力”提升。放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能,拉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领域消费近亿元。全年限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营业额)预计分别增长18%、17%、14%、30%。出台促进新建住宅品质提升规划管理10条措施,积极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改革开放拓面提效。认真落实市委改革部署,圆满完成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16项青岛市级以上改革试点任务。深入推进市属企业产业化改革,成功发行全省首笔县(区)级产业化转型城投公司债,新增2家AA+信用评级市属企业,全年完成融资489.6亿元。开展境外经贸交流招商合作5次,组织企业抱团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港澳山东周、中国山东·新加坡高水平开放合作交流会等展会活动,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突破300亿元。惠企服务提标促优。扎实开展“四个一”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制定实施规范涉企执法行为20条措施,着力推动公正文明柔性执法。创新推行21件高效办成“一件事”,升级“拿地即开工”服务,社会投资类房建项目审批时限压缩90%,工业项目联合验收最快3日完成。在青岛率先获批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累计供应土地3955亩,盘活处置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土地4189亩。全年减税降费退税11.5亿元,拨付惠企资金8915万元,助企融资162亿元,政企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在重重困境中逆势扬帆、聚力前行。

二)以奋进之势守正创新,发展能级向高跃升。产业集群加速成势。青啤麦芽25万吨扩建、畅隆重型装备新建等项目加快推进,中钢功能性涂层材料试产投用,精细化工产业获评国家、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预计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795亿元、增长6.2%,推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慈航机场与青岛地铁集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宗申汽摩产业互联网数字生态园山东总部顺利开园,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业态加快布局。新力通高温合金材料、宏华子午胎扩建等项目通过青岛首批窗口指导,橡胶、铸造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成功举办CNE美甲美睫大会、美妆睫毛产业博览会,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认定青岛唯一省级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区,美妆睫毛“产业大脑”获评省级示范典型,新河“玉凤祥工艺品”入选“好品山东”品牌,特色产业彰显新优势。人才高地加速构筑。全职引进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实现“零突破”,自主培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创历史新高,入选青岛产业领军人才14人、区市最多,尚好科技认定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年度青岛唯一。创新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机制,发起成立青烟潍八区市农业人才发展联盟,建立青岛平度人才经济合作(苏州)联络站。根源生物、金大仓种业分别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小院。打造青年人才社区,开展首届“平度英才”评选,全年组织青年人才专场招聘30余场,引育各类人才6580人。科创制造加速融合。大力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160个技改项目滚动实施,24个技改项目获工信部专项再贷款支持,工业技改投资预计增长15%。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41项。华威五金工具、淄柴博洋、畅隆重型装备、同和汉缆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力通晋升重点“小巨人”企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海信冰箱、征和工业、海信空调分别创成国家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环球输送带、立博汽车、龙迪碳材料、住商肥料等16家企业分别获评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或瞪羚企业,昌辉管业、尚禹环境科技等5家企业入选省高端品牌培育名单,海信空调荣获青岛市长质量奖卓越奖,众地家纺等7家企业产品入选“青岛优品”。天祥食品获评省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征和工业认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尚好科技获批省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三利智能动力、三利泵业打造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新力通、昊鑫科技入选全省新材料领军企业培育库。

(三)以领先之志示范先行,乡村振兴展焕新颜。现代农业稳产增效。全国首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完成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成功获评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青农”小麦示范田亩产875.8公斤,小麦亩产在青岛首次跨越850公斤大关。18个重点农业产业项目扎实推进,5家企业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7家企业入选青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喜燕”商标认定全国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仁兆入选青岛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度香菇、蓼兰鸡蛋、店子前寨韭菜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农村建设更具品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2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高标打造,502个村庄基础设施有效提升。395公里“四好农村路”新建养护压茬实施,959个污水治理村庄长效运维。177个单村供水村庄联网并网,62个未通自来水村庄通水销号,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民生活更为富足。深入实施强村富民五年行动,储备28个村级共富项目,“三农”沉睡资源加快盘活。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规范运行,累计完成交易额6亿元。圆满举办第38届中国·大泽山葡萄节等节庆活动,实现农文旅综合收入8亿元。新河入选青岛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特色乡镇。预计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00元、增长5.8%。

(四)以务实之举建管并重,宜居城市擦亮底色。城市配套更加完善。潍烟高铁灰埠站开通运营,沈海高速改扩建半幅通车,2条省道大中修顺利完工,10条城区道路新建翻建,内联外通的交通路网更加畅达。总面积75万平方米的39个老旧小区蝶变焕新,惠及群众9200多户。八里庄等10个安置区主体封顶,白果园、蘭苑、何家店安置区等民生问题妥善解决。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市政环卫园林体制完成改革,成效显现。顺利创成省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治理79处交通堵点,打通3条未贯通道路,新增停车泊位2603个,为城市交通“舒筋活络”。扎实开展拆违治乱建设美丽家园行动,拆除违建21.7万平方米,打造“零违建”小区299个、环境秩序示范楼院39个。新成立业委会172个,全市业委会组建率由16%提高至81%。城市生态更加青绿。着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淘汰国三及以下标准非营运柴油货车3731辆、居青岛区市第1,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3.2万户,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县(市、区)第1,PM10、PM2.5同比改善率稳居青岛区市前3。东部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5处国控点位水质稳定达标。全年义务植树115万株,“平度蓝”“生态绿”频频刷屏朋友圈。

(五)以为民之心厚植福祉,美好生活可感可及。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投资48.3亿元的10件33项民生实事扎实实施,全年完成民生支出97.2亿元、连续12年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八成以上。新增城乡就业1.7万人,入选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10强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放齐鲁富民贷13.3亿元。城乡低保标准月均分别提高70元、69元,达到1115元、860元。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稳妥推进,分层分级救助体系更趋完善,全年支出医保基金12.7亿元、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6亿元。286处市镇村养老服务机构规范运行,助餐优惠政策惠及217万人次。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技师学院扩容升级有序实施,普职融通综合教育中心建成投用。6所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顺利推进,115所中小学(幼儿园)校舍、110个中小学运动场、2757间中小学灯光照明完成改造,省级一类以上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90%,完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地评估。中医医院与海慈医疗合作持续深化,155个村卫生室完成改造提升,767个村卫生室配备智慧随访设备。举办(承办)CBA联赛青岛男篮主场赛事、第一届全国小学生乒乓球校际挑战赛等文体活动50余场次,大泽山祝哥庄村入选2024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印象胶东启动区开门纳客,市博物馆晋升国家三级博物馆。明村“地瓜戏”获认省级非遗。治理效能不断增强。整合完善“12345·平读心声”诉求解决平台体系,用心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获评省信访工作示范县。持续深化“信用平度”建设,守信激励(信易+)平台入选全省应用场景优秀特色项目,完成青岛首例信用领域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运营试点,企业信用修复做法获省发改委刊发推广。崔家集获评青岛市法治建设先进典型。安全基底不断夯实。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好禁毒人民战争,全市刑事警情下降28.2%。狠抓燃气、危化品、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等各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安全发展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全链条闭环监管,校园“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保交房”工作有力推进,29个小区3639套房屋顺利交付。城投公司债务风险有效管控。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高质量完成。贸促、双拥、红十字、残疾人、妇女儿童、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气象地震、邮政通信、机关事务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六)以勤廉之风笃行实干,自身建设走深走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准改革方向,提升改革效能,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46件、政协提案337件,公开政府信息1.9万条。深化机关内部“一件事”集成改革,规范政府议事协调机构,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建立完善府院、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平度建设一体推进。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锲而不舍纠治“四风”,政府工作效能持续提升。

(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