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记|冬草莓香浓,30元一斤成抢手货!农业创新模式,会员制直送生态好味

2025-01-03 08:51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42926) 扫描到手机

经历了盛夏与深秋,数九寒天里,位于南村镇清水社区的草莓大棚里温暖如春。一朵朵绽放的草莓花和绿叶底下红彤彤的草莓都散发着香气,清甜的味道萦绕在大棚里。由农户精心种植的草莓正渐次成熟,只等采摘后送往共享农场的会员家中。2024年12月31日,记者来到了平度市南村镇清水社区,参观利百家粮蔬专业合作社农场,在冬日里体验收获喜悦。

客户前来采摘

打工人返乡创业,成立共享生态农场

“三十岁以前,我都在城里打工,偶然有一次回家的时候发现家乡农村的农产品卖不出去,而在城里人们也买不到最新鲜的蔬菜。”利百家粮蔬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曾祥龙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前自己是朋友的“跑腿”。

“自己在打工期间认识的朋友到老家玩的时候,发现了这里的农产品价格低廉,品质新鲜,表露出想要长期购买的意愿。”曾祥龙说,他们都很喜欢我们这边的蔬菜水果,所以经常让我帮他们代买,时间久了,我们便有了固定的产品供应方。于是,酝酿成立合作社的事就在曾祥龙心里产生了。

大棚里的富硒草莓

“2011年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合作社只有几十个客户,有时甚至连油费都赚不回来。”曾先生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创业历程,“但是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们拥有了数千个家庭会员客户。”

曾先生说,合作社从100余亩发展至今,已拥有草莓采摘大棚、水蜜桃采摘园、散养鸡基地、富硒黑小麦种植基地、蝴蝶兰花卉基地、葡萄采摘园等上千亩种植养殖基地。

客户将采摘的草莓打包带走

“我们的宗旨就是让绿色农产品从‘地头直达餐桌’,绿色新鲜看得见!”曾祥龙介绍道,他所创办的利百家粮蔬专业合作社,是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合作社采用“从基地到餐桌”的直销模式,确保每一批农产品都能直接从田间地头送到消费者手中,减免中间环节,保证产品的新鲜和品质。

主打富硒产品,求购者络绎不绝

富硒草莓、富硒鸡蛋、富硒梨、富硒苹果等,都是合作社的特色产品。“硒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能够增强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我们的产品经过专业检测,富含硒元素。”曾祥龙向记者介绍。

“我们现有草莓大棚6个,都是富硒草莓,这与我们这边的土质也有关系。”曾祥龙介绍,草莓大棚所在的南村镇清水社区附近的土壤肥沃,营养价值高,微生物含量丰富,非常有利于种植富硒农产品,“为了进一步提升草莓的品质,我们采取了‘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既能使草莓免受害虫侵蚀,又能确保产品绿色安全,老少皆宜。”

“我们的草莓售卖价格在30元以上,这是因为我们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大棚里喂养草莓的都是进口鱼蛋白肥料,营养价值高,并且绝不使用农药。”记者看到,大棚内有数个大木箱,间或有蜜蜂在其间飞舞。“蜜蜂最不抗药,这些小蜜蜂就是我们产品安全最好的见证者。”

曾祥龙展示他们的黑小麦麸皮产品

“放在过去,谁能想到喂养家畜的麦麸,营养价值竟然这么高。”曾祥龙向记者介绍道,在利百家粮蔬专业合作社的产品中,黑小麦麦麸超细粉尤其受到关注,这种原本用于喂养家畜的黑小麦麸皮,经过精心加工,便是富含膳食纤维的健康食品。“麦麸富含粗膳食纤维,不仅能够帮助消费者控制体重,还能促进肠道健康,为有控制体重需要的人群提供健康的选择。”曾祥龙介绍道。

线上线下相结合,农旅文化乐趣多

“我从小在市区长大,家里老人也一直都在城里生活,所以从来没有体验过农家乐趣。”家住市北区的张女士一边与记者聊天,一边挎着小竹篮摘草莓,“知道这个合作社以后,我就隔三岔五带着孩子过来玩。夏天割麦子,秋天摘苹果,冬天吃草莓,四时有四时之乐。”

市区的客户来采摘富硒草莓

曾先生表示,合作社不仅持续供应粮食蔬菜水果,还会开办农旅文化活动。“合作社定期举办开放日,邀请会员及其家人参观农场,不仅可以了解产品的种植环境、生长周期、加工过程,还能亲身体验农耕文化,享受采摘乐趣。“我们和鞍山二路小学、青岛索斯兰国际学校等都有合作,为学生们提供踏青、采摘、农事体验、农具展览讲解等服务。”

“我们现在还有烟台的客户呢!”曾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合作社业务不仅遍布岛城,还有烟台市区客户也慕名前来。“借了国家政策和互联网的光,我们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同时进行销售和宣传活动,公众号和直播平台都能买到我们的产品。仅2023年,网络平台下单合作社产品便超8万次,日销售额达1万元。”

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回到农村,曾祥龙的创业之路,不仅是他个人的成长,更是现代农村发展的缩影。“农村的发展大有前景,这十多年我一步步地看到了希望,也打开了市场,我相信,我们的农村经济会越来越好。”曾祥龙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实习生 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