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执法方式,助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4-11-01 18:12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3155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玲玉 通讯员 王蕾 杨博凯

为助力辖区社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平度分局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优化执法方式,按照“无事不扰、遇事搭桥”的原则,将非现场执法作为生态环境监管的重要手段,高效率、全方位、多渠道对辖区企业各类污染源实施精准化监管,为企业环境管理查漏补缺、纾难解困。

持续优化执法方式,非现场执法“提质增效”

按照“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执法”的执法监管模式,推进非现场执法,对符合非现场执法要件的企业首先推行非现场监管,对企业开展不见面监管的“云检查”,重点围绕自动在线监控、用电监管等远程监管手段对企业生产情况、治污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远程分析、筛查线索;利用无人机、走航车等科技手段进行区域巡查、精准溯源。今年以来,平度分局建设智慧环保指挥平台,创新行政执法文书“云闪送”,更加突出系统数据的分析应用,多管齐下、靶向发力,截至目前非现场检查1314家次,占比44.87%,通过非现场执法发现环境问题35个,办理违法案件18起,处罚金额101.8万余元。通过非现场执法,在减少无效执法的同时精准发现生态环境违法违规线索。

首创中小微企业正面清单制度,实施“无事不扰”

2022年以来,平度分局先后按要求将28家符合条件的守法模范重点企业纳入正面清单,以非现方式为主开展执法,减少现场检查100余家次,做到“无事不扰”。2023年5月,在全省率先启动中小微企业生态环境执法监督专项正面清单的编制工作,将280家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扩容至正面清单。扩容后308家正面清单企业占平度市工业企业总数10%,其中规上企业占比超过40%。2024年,再次新增中小微正面清单企业60家,同步开启现场执法检查“免打扰”模式,全年预计减少现场检查1000余家次。

问题整改反馈“掌上办”,为企业“遇事搭桥”

借助非现场执法新模式,对环境问题整改反馈实现全流程“掌上办”。先后组织全市4607家工业企业安装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企业端APP,584家企业开展自巡查。企业自查和日常执法发现的问题均通过智慧系统对企业进行反馈,环境问题整改由现场核查调整为线上审核、整改审核期由原来1个月左右压缩至3天,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今年以来,已通过智慧平台系统整改问题1699个,提升环境监管质效、压减现场执法频次的同时,简化了企业办事程序。